在保康县歇马烟站,有一位老技术员叫王瑞田。他原来在学校教书育人,后来教烟农种烟、烤烟,成了烟农们的“王老师”。由于常年奔走在烟叶生产一线,风吹日晒,这位五十出头的“老师”技术员和同龄人比起来愈显沧桑。
做烟叶生产的专业人
【资料图】
烟叶生产技术性强,影响烟叶质量的因素多,能不能因地制宜准确运用烟叶生产技术,直接关系到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王瑞田2003年进入烟草行业,已在烟草行业默默耕耘十余载,期间先后在后坪烟区,歇马官斗、合作、简槽、欧店烟区从事烟叶技术员,十几年的基层烟叶生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烟叶生产经验。
随着烟叶智能化生产和烘烤工艺的不断优化,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他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向身边同事请教,利用休息时间走进烟农家交流种烟心得。为充分掌握烟叶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王老师”只要有空就埋头烟田、大棚实地观察研究,同时积极参加烟草行业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积累,自身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有付出就有收获。2019年春季,王瑞田参加襄阳市烟叶生产技术提升培训会,考试成绩排名全市第一,2019年12月代表保康县烟叶分公司参加湖北烟草行业内训师培训并顺利结业。
做千亩烟田的守护人
烟叶是保康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在烟叶生产过程中,技术员的科学指导尤为重要。
2021年,王瑞田负责阳坡、油山、长岭、沮源、莫家垭五个村的烟叶生产工作,服务烟农64户,管理面积1164亩。由于管理的村多、烟叶种植面积大、烟农居住分散,为了给烟农搞好服务,王瑞田每天早出晚归,不论是寒冬还是酷暑,蜿蜒盘旋的村道上、湿滑泥泞的田间小路上、炎热炙人的烤房前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王老师,赶紧来看看啊,我的烟田都被水淹了!”电话那头传来烟农焦急的声音。去年七八月份,由于连续下暴雨,导致不少烟农受灾。看着大片烟田被淹,烟农们心急如焚,王瑞田更是如坐针毡。他每天起早摸黑挨家挨户查看灾情,核实受灾情况,安抚烟农情绪,有些村山高路远,公路也被大水冲垮,他就穿着雨鞋披着雨衣步行进村入户,每天回到烟站都是筋疲力尽。
烟叶生产环节众多,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满盘皆输,为了确保烟农的烟叶“种得好、长得好、烤得好、卖得好”,他始终坚持深入田间地头,跟踪开展技术服务,从育苗到大田起垄,从移栽到大田管理,从烘烤到烟叶分级,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用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为烟叶生产保驾护航。
做广大烟农的知心人
“王老师,我这鼓风机怎么一直吹,你快来帮我瞧瞧咋回事啊?”电话里传来了烟农急切的声音。天还没亮,接到电话的王瑞田简单洗漱过后便直奔烟农家。
在烟叶烘烤关键时期,这样的电话一天要接几十个,对于烟农的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耐心讲解,烟农自己难以解决的,他就亲自上门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我滴咣当锤呀,我这没种过烟的头一炉子就能烤这么好的烟,真是稀奇啊!”说话的正是阳坡村新种烟户田文波。
田文波、赵群森是今年发展的种烟新户,为让两位从来没接触过烟叶生产的“小白”顺利创业增收,王瑞田从合理施肥、适时移栽、大田管理,到科学烘烤、精准分级等环节都现场指导、亲自示范。“烤的好是宝,烤的不好就是一堆草。”为了让种烟新户掌握烘烤技术,他每次都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智能设备,如何科学设置烘烤曲线,细心讲解烘烤工艺,教他们适时关注烟叶变化,根据不同部位、不同品质的烟叶调整烘烤工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瑞田的指导下,田文波、赵群森烘烤的烟叶质量很好,达到工业需求的油、亮、软标准,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烟农的一致好评。烟烤好了,烟农们对这位“老师”技术员也越来越信任了,不少农户都表示,来年要继续跟着“王老师”种烟。(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宋万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