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何家欢)马达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日前,在会展东路(明江大酒店)北面路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改造该点位的排水管网,并在低位重新设置雨水篦口。
“该地段地势较周边低且同时存在排水管网不完善等问题,往年一下雨,这里便到处都是积水,骑车、走路都不方便。整改完成后,我们会继续加强雨后积水巡查,通过积水点位一点一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现场工作人员表示。
4月15日,我区正式进入汛期。围绕“六大体系”建设和“八张风险清单”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我区全力开展汛前准备工作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确保防范和化解自然灾害风险更加精准、更加有序、更加到位。截至目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明确了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8处,建有6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均正常在线,22名群防群测员开展防范区日常巡查;路桥区应急管理局接入并整合了防汛防台视频监控点位418处,实现防汛重点区域全面可视化调度。
在区气象局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各种仪器上的数据正在不停地闪烁,工作人员仔细巡查气象监测仪器设备,结合卫星、雷达以及地面气象站等海量实时探测数据,重点监测路桥及上游地区的天气变化。
“当预报将出现对相关行业造成较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时(如海上作业、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供水供电等),我们会通过部门联合商议需要采取的措施。”区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为有效解决我区在梅汛期、台汛期出现的连续暴雨、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区气象局正在推进城市内涝气象服务场景应用建设,建成后有助于实现内涝防治及预警达到智慧化、精细化、一体化管理,为进一步构建城市生命线及地下空间综合治理夯实基础。
组织防汛防台演练、盘点防汛防台物资、推进基层标准化建设提升巩固……最近一段时间,区应急管理局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事务中心房间里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而在该中心的防汛防台工作完成情况计划表上,工作人员正按照完成情况对各项工作指标进行填写,及时推进各类防汛防台信息数据的收集、更新。
“自4月份入汛以来,我们便提前进入迎汛临战状态,根据相关要求做好预警预案、机制、责任制落实、隐患排查、组织会商、防御部署等综合性工作。”该中心工作人员说。
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开展防汛检查和隐患排查行动,加强风险管控,做到汛期不过,检查不止,按照“清单式”管理要求,动态跟踪问题隐患整改情况,确保安全度汛。
关键词: